福州万象城AWC(中国)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
  • 万象城AWC(中国)

    产品搜索
    当前位置:万象城AWC(中国) > 新闻资讯 > 热点聚焦

    试拟鳞状细胞癌通用分类框架

    发布时间:2020-11-15 15:12:30



    导语:


    鳞状细胞癌(鳞癌)广泛分布于皮肤和某些腔道(如口腔至食管,外阴至宫颈)。在病理诊断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类型。但是在不同部位,分类和分级有所不同。作为一线病理工作者,从简明实用结合临床的角度出发,建议也商定一个通用分类框架,在前文基础上,提出一个初步方案,以抛砖引玉。(详见下文简表)




    分级

    Ⅰ级

    Ⅱ级

    Ⅲ级

    Ⅳ级

    分化程度

    高分化

    中等分化

    低/差分化

    未分化

    恶性程度

    低度

    中度

    高度

    高度

    相关类型

    角化性鳞癌,乳头状鳞癌,疣状癌

    基底细胞样鳞癌

    非角化性癌,假腺样鳞癌,泡状核细胞癌(大圆形细胞癌,淋巴上皮样癌),基底细胞癌

    肉瘤样癌,梭形细胞癌,透明细胞癌,大细胞癌(按细胞形态命名,未必都有鳞状分化)

    诊断措施

    充分取材,常规切片,全面观察,找到鳞状分化的依据,如角化现象,细胞间桥等

    加上免疫组化和/或电镜检查

    鉴别对象

    高分化者注意鉴别假上皮瘤样增生,角化棘皮瘤,日光性角化病,鮑温病,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;低分化者注意鉴别未分化癌,肉瘤,低分化腺癌等

    双相分化的肉瘤,低分化腺癌,癌肉瘤,神经内分泌癌


    此分类框架以分级为主,并分为四级。对于活检标本,在确定鳞状分化基础上,酌情进行分级,但对微小标本也不必勉强(限于标本的局限性)。如不能确定分化方向,则暂时归为Ⅳ级(未分化),采取辅助措施或要求再次送检以确定诊断。
     如标本充分,再考虑分型,同时进行分级。笔者把鳞癌归纳为五大类型,诊断时对于特定部位或特定形态者可沿用习惯名称,如疣状癌、基底细胞癌、淋巴上皮样癌等。
     腺鳞癌或鳞腺癌多见于腺上皮(柱状上皮)鳞状化生的基础上,或鳞癌与腺癌邂逅并浑然一体(邂逅癌或碰撞癌)。同一肿瘤中含有鳞癌和腺癌,以鳞癌为主者称为腺鳞癌,反之称为鳞腺癌,基本原则是主要成分放在后面。
     含有鳞癌成分的复合性肿瘤还可有黏液表皮样癌、肛门泄殖腔源癌、成熟性畸胎瘤鳞癌变等,鳞癌成分显著时,需要鉴别诊断。
     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、假上皮瘤样增生与原位癌(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,皮肤鲍温病,阴茎增殖性红斑等)与鳞癌的关键区别是有无间质浸润,有时由于切面关系,可能把切断的上皮钉突误认为癌巢或浸润,需要特别当心。
     鉴别诊断的常用手段是免疫组化。高分子量角蛋白和P63、P40对于确定鳞状分化具有决定性意义。对于未分化肿瘤,要增加鉴别性标记,如低分子量角蛋白、波形蛋白、神经性和肌源性标记等。



    万象城AWC(中国)相关抗体



    抗体名称

    产品编号

    克隆号

    阳性部位

    P40*

    RMA-1006

    MXR010

    胞核

    P40

    RMA-0815

    ZR8

    胞核

    P63*

    MAB-0694

    MX013

    *标为万象城AWC(中国)克隆产品